人文水乡,优美逢简
这一带的水,澄净明亮,安静地依偎在村落的怀抱里;她源自浩淼的珠江水系,在榕荫婆娑的村落里蜿蜒穿越,焕闪着熹微的晨光和霞光的五彩。她离每一户的门洞那么近,孩童踏出门槛的脚丫,只需走出两步,就可以在河沿边濯足,或是浣衣。
老人安详地摇着芭蕉扇子,用手轻抚石板上酣睡的孙儿;她脸上的皮肤,如麻石巷里的纹路一样古拙。
青壮年的男女上下班,开车进出村子,红、黄、蓝的车影子,游鱼一般地行走,悄无声息,在水里透出的影子被拉得又淡又长。
又到杏坛,还是逢简。很随意地走进去,在成条的麻石板上坐坐,在深窄的灰砖古巷里走走,安安静静,恬恬淡淡,很惬意地享受着那里的阳光、空气、人文、植被……慢慢地,有些忘了凡尘里的俗事,觉得世界都是自己的了。
多少回了?数也数不清了。
这真是城里人钟爱的宝地。她离都市那么近,或者说就卧在广佛大都市的心窝里。自广州市中心驱车而来,不超过一个小时。村道和广场的小车,还有旅游大巴士,如川流不息的鱼鳖。纹过的眉,上过瞳的眼,红红黄黄的头发,还有各色时髦的衣裳,在玉兰树的叶缝里游动,各色少有的姿势一一摆出, “咔嚓” “咔嚓”一路下去,扔下一串串青春时兴的网语。
她离乡村那么近,或者说她本来就是一座村,是乡村的一部分呢。到处都是古祠,高大的镬耳墙,青灰色的砖,白灰色的麻石,还有那郁郁葱葱的灌木丛和百年古木。那些挂晒在树干上的渔网,或是凌河而置的鱼篾笼和尖顶斗笠,把乡村幽静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。
有多少次穿过这水松成排的入村小道?记不清了。但每次过来,都不忍自己的车声惊扰了这里的静美,或是怕车轮太快疏忽了某一处至美的风景。将车停在村外吧,我们都是走进村子去的。
晨风悠悠,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。星罗棋布的鱼塘嗡嗡作响,吹氧机的声音温柔得如三月的蜂鸣。脚下石板桥的两边覆盖起绿帐般的藤叶,密密匝匝地,俯身探头细看,才知下面的河水,安静得如处女,澄清绿绿,和上面的藤叶是一样的色彩;只是少了陆地上那些星形的白色小花漫不经心地点缀。
每次来,都有新的景。这次,我看上了一家咖啡馆外墙上的涂鸦,红色的细线条,画出饮杯的线条,古朴,和村子的基调很是吻合;简单,又和村人的性格一样淳朴。还有那新铺的卵石小道,在鲜绿的灌木里蜿蜒行走,真有些意犹未尽。抬头一看,装了木方格窗户的照壁,真是快要靓呆人的眼球。码头处,上空是成串的红灯笼,水沿边是成条的古石,和十数条并列的红木船构成一幅规则协调的水乡油画,怎么看都是舒服。
有伴的人来了,租一间临水的客栈吧。住下来,在榕荫下或是玉兰中的麻石上坐坐,沐浴着清凉的晨风和落日的余晖;听听村里老年男子讲古,或是年轻媳妇哼唱粤剧,尝尝家常的最正宗的顺德菜,睡到自然醒,不闻车声,没有闹铃,脑袋都是甜津津的。
这难道不正是城里人难得的享受吗?
村人对水的喜爱颇似费了一番功夫,河沿石栏都是新铺的,石栏之下,均是花瓣状的水泥工事,地面流下河的雨水便少了泥沙的浊黄。细眼看看,发现这弯弯曲曲的河面居然没有漂浮的浊物,甚至连一片枯黄的树叶也不曾看见。除了不分昼夜的打捞清洁,恰到好处而又错落有致地摆放垃圾箱,还有村人在树下挂晒的渔网,以及在河沿处不时垂吊的小筐,除了装点水乡的气氛外,还特别充当了收纳落叶的工具。
等看了明远、金鳌、巨济等古桥,就知村人对水的用心自古更甚了。据说,古桥的所在正是当年市集的商贸中心和最繁华地段,于是成为达官贵人迎喜巡街的必经之地。史载,广东科举成绩,共有状元八人,而此地就占有其二,另有举人、秀才数百。金鳌古桥,即为明证之一。看栏头的石狮,当知是明清的风格了。现在细看,发现那些石狮都是少了胳膊断了腿了,只是面容各异,风化没了鼻子的石狮萌得更加可爱了。下桥了,就是刚刚复原的进士牌楼,想起清室皇帝御赐之说,此牌的原物定是当年惊天动地的形象工程了。不知不觉间,进了谷埠三巷的那株御赐金桂,抚摸那石那木,唏嘘良久,不忍归去。
确实,正是这水成就了逢简的优美与非凡呢?
几百年前,逢简的读书人驾船出村,功成名就而回,为家乡留下一座座硕大的古祠古宅,还有数枚皇帝御赐的金匾,栓过朝廷大员马匹的石碑,以及一部部催人奋进的励志传奇。
今天的逢简人,继续在水上做文章,坚定地抵御住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对古宅对生态的诱惑与破坏,精心护水,用心依水,造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水乡图画,仅凭逢简一村就赢得了“广东周庄”的美誉,这不仅为自己建设出了一座座环境优美的居所,还为珠三角都市人创造出了赏心悦目的都市桃花源。
人文水乡,优美逢简。她是岭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,她的一石一木,一宅一砖,都焕发着优美的诗情画意,都珍藏着一个个传奇动听的美丽故事。
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推进广东佛山再创新局”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有相关精彩H5↙↙
来源:珠江商报(作者:黎尊乾)
精彩不断,有你所需
公众号:sdxtgw | 公益性,杏坛镇本土便民信息传播
"智造新城,绿色水乡"
特色小镇杏坛小城大风情,你来了就出彩